|
「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的理想目标,是让病人拥有可携式的个人健康纪录,随着病人于不同医护体系流动,让其接受由不同医护机构提供的连贯护理,以及得到适切、适时和安全的治疗。」
|
养和医院副院长
翁维雄医生 |
|
|
|
由于本港病人经常在公私营医护机构之间流动,翁医生认为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公私营医疗界别可作双向的资料交流,为临床沟通提供渠道,从而减少诊治错误、避免重复医疗检查和提高病人安全。
他说:「以往在公私营医疗合作-医疗病历互联试验计划(病历互联计划)下,私营医护机构可查阅公立医院保存的病人资料,但这仅是单向资料取览。」
|
|
病人经常在公私营医护机构之间流动 |
|
|
|
|
「现时公立医院和诊所也可查阅私家医院和医生上载的病人纪录,这是一重大进步。」他续称。 |
|
长远来说,翁医生认为互通系统有助为病人建立可携式的终身健康纪录,无论是公营或私营的不同医护机构,也可查阅和使用。 |
|
跨越医疗界别的健康纪录 |
|
翁医生同意互通系统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医生可互通资料,互相补充,为病人作出护理方案和转介。他说:「透过获得更多资料,我们希望能为病人提供适切护理、适时治疗和加强医护安全。」 |
|
他补充:「病人以往的医疗检查结果、其他医生处方的药物和过敏历史等资料,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
|
|
|
翁医生认为,利用互通系统交流资料同时可促进公私营协作。
他说:「有些病人会到私家医院作医疗检查,但在需要接受手术时会选择于公立医院里进行。这时,他们在私家医院或诊所进行的检查结果,便可供公立医院的医生直接查阅。」
他强调:「在复杂和高难度的个案中,及对于需接受跨专科共同护理的病人,病历交流更能发挥作用。」
翁医生认同互通系统的好处,表示医生作出医疗决定时,会参考系统内的病人纪录,同时亦会考虑其他因素,包括相关医护机构参与系统的程度,他们上传的资料种类及资料的适切性。 |
|
在复杂和高难度的个案中,及对于需接受跨专科共同护理的病人,病历交流更能发挥作用 |
|
|
|
|
养和医院发展电子病历的经验 |
|
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今年三月推出,养和医院和香港其他所有私家医院,属首批登记参加互通系统的医护机构。翁医生表示,病人一般欢迎互通系统,社会应多推动私家医生参与。 |
|
他说:「在这方面,私家医院对私家医生参与系统可起积极作用。例如养和医院会要求所有医生在互通系统内开设帐户,并敦促到诊医生作同一安排。」翁医生补充,最终诱因或需来自病人,因为病人作为主要持份者,他们可要求医生互通其电子健康纪录,带动需求。」 |
|
在发展电子病历方面,翁医生称养和医院多年前开始实行病人纪录数码化,参加互通系统后已展开把资料上载到系统的相关工作。 |
|
他说:「目前医院门诊部的病人纪录已经数码化,实验室和影像检查报告与互通系统兼容的准备工作亦在进行中。」 |
|
他补充:「我们准备把实验室检查报告上载到互通系统内。随着药房系统更新完成,下一个上载的项目将会是药物纪录。此外,我们期望可把影像检查报告上载至互通系统。」 |
|
翁医生说:「至于住院服务的纪录仍有待实行全数码化,因要多个条件配合,例如私家医院住院服务的医生多以笔录方式记录资料。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照顾相关软件和硬件是否齐备。」 |
|
鉴于营运环境不同,翁医生指出,私家医院要推行电子病历互通,仍需克服一些挑战。 |
|
推行电子病历互通的挑战
谈到其中的挑战,翁医生解释:「到诊医生的作业方式各有不同,电子病历系统未必是他们的选择,当中涉及一些文化上的转变,这并非一夜之间可以做到。」
翁医生称,个人资料私隐是另一挑战。他说:「私家医院一些病人对个人私隐的要求相当高,即使病历资料在同一医院内的不同部门之间交流,他们都有所保留。」
进一步发展电子健康纪录
对于未来发展,翁医生称环绕着互通系统第二阶段计划的建议众多,当中他最支持把放射影像列入互通资料的范围内。
他说:「随着互通系统持续发展及愈来愈多病人参加,加强公众教育也很重要,病人应该加强认识,例如互通资料的范围和医生互通资料的程度,以免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毕竟,互通电子健康纪录是一个漫长过程,我们必须按部就班。」 |
|
互通电子健康纪录是一个漫长过程并需要文化的转变,我们必须按部就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