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人平台将分阶段推出,初始功能将于2020年下半年面世。早前,五个病人和家长组织获邀参与首轮可用性评估体验活动,以试用病人平台的原型并提供意见。 |
|
|
|
病人平台是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互通系统)第二阶段发展的主要工作项目之一。随着政府近年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医社合作和公私营协作等,定位为香港公众健康平台的病人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上述为目标,开发病人平台在一套设定准则的指引下进行。从一开始,开发团队就采用「用家为本」和「敏捷开发」的主要模式,以制定病人平台的细节和改善用户体验,才推出予公众使用。 |
|
随着政府近年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医社合作和公私营协作等,定位为香港公众健康平台的病人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
|
|
|
|
建立有效的公众健康平台 |
作为香港的公众健康平台,病人平台预期成为一个综合平台或一个「枢纽」,提供资讯和一系列功能,以鼓励用户更积极自主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关新推出的公众健康计划的个人化通知,政府健康计划及公众健康教育的一般资讯 |
|
药物纪录、诊症预约、敏感及药物不良反应、及防疫接种纪录 |
|
由用户输入防疫接种纪录和儿童的生长图表 |
|
更新个人资料、管理互通同意、提出查阅资料要求及接收通知等 |
|
综合的「医生搜寻」功能、查阅长者医疗券结存和使用纪录、及公私营协作计划配额余额等 |
|
病人平台的预计初始功能 |
|
在开发病人平台的过程,通过持份者、用户和跨职能团队的协作,逐步刻画及更新各项需求和解决方案。此模式能适切地厘定用户的需要和要求,并灵活迅速地作出修改,从而不断改进。配合「手机优先」的策略及适时推出的试用计划,各项功能逐步推出,病人平台的发展将更趋完备。 |
|
|
体验病人平台 |
作为协作开发病人平台过程的一环,电子健康纪录统筹处(统筹处)举办一系列可用性评估体验活动,通过用户亲身操作病人平台原型的体验,收集他们的意见及建议。首轮活动于2019年3月18日在政府总部举行。 |
|
|
五个病人及家长组织的代表获邀参与可用性评估体验活动,他们分别来自香港病人组织联盟、社区组织协会、香港耆康老人福利会、关怀爱滋及自然育儿网络 |
|
活动中,统筹处向参加者介绍病人平台流动装置应用程式的特点,然后邀请他们试用其功能,并收集他们对有关设计、版面配置、功能和可用性的意见。 |
|
总体而言,参加者对应用程式的设计和功能反应正面,并对其清晰易明的导航和展示方式表示欣赏。其中一名病人组织代表称:「应用程式简单易用,文字和图像指示清晰,只需简单点击几个按钮便可轻松地找到所需的健康资讯。」另一位代表说:「对于长者的照顾者而言,经常要替长者保管各种纸张纪录和预约通知书并不容易,病人平台中有关药物和诊症预约纪录对他们尤其有帮助。」 |
|
参加者普遍欢迎病人平台的增值功能,例如综合「医生搜寻」功能。一位代表称:「用户可以在同一个平台方便地得知某间诊所是否已参加互通系统或长者医疗券计划,同时查阅医疗券的结存和使用纪录亦十分容易。假若此功能设有搜寻筛选条件如地区和医生专科类别则更佳,有助我们找到合适的医护专业人员。」
家长代表则认为平台的防疫接种纪录非常有用。其中一位表示:「防疫接种纪录是我们子女最重要的健康纪录之一。我们既可以利用流动应用程式内的电子档案作资料备份,又可自行输入纪录,实在很方便。」另一家长亦指出:「病人平台操作界面容易使用。家长和照顾者可透过同一部装置查阅自己和子女或照顾对象的纪录。然而,平台必须设有保障资料私隐和安全的措施。」
活动期间也收集了参加者就如何优化病人平台流动应用程式所提出的建议。其中一位代表提出:「由于病人轮候覆诊时间可长达数个月甚至一年,除了医生于互通系统上载的纪录外,若果病人可于平台输入其他预约资料并设定提示,这会有很大帮助。」 |
|
|
而有关建议除了优化应用程式的图文说明以提高可用性外,其中一位代表提及:「将来病人平台或可考虑提供语音指示和导航功能,协助长者和视障人士利用应用程式管理自己的健康。」 |
|
组织代表均认为建立病人平台流动应用程式是一个好的起步点,并期待推出更多功能和特色。其中一位说:「病人平台让公众轻松地取得健康资讯,而且功能广泛,有助促进社区大众的自我护理和健康管理。我一定会向家人和朋友推荐这个应用程式。」 |
|
|
|
未来发展
整体上,病人和家长组织代表均支持病人平台的设计,并对平台的未来发展抱有期望。由于用户的参与和意见对建立「用家为本」的病人平台非常重要,政府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启用病人平台前,于2019年年底起举行新一轮可用性评估体验活动,继续致力让不同持份者参与其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