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家医院欢迎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医健通)的推行,并透过参与系统,为病人建立更完整的综合健康纪录作出贡献。」
|
仁安医院院长及医务总监暨香港私家医院联会主席
李继尧医生
|
|
|
|
具有领导一家本地私家医院超过20年经验的李医生表示,在香港的医疗体系下,公私营医护系统相辅相成。当公立医院提供大部分的住院服务时,私营医护机构则是门诊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他说:「不少病人,特别是需要长期专科护理的慢性病患者,是会同时使用公私营医疗服务。」
李医生解释,由于在公营机构的专科覆诊和药物费用较相宜,一些私家医院的病人基于财政考虑,会要求转介到公立医院。「这是病人的选择,我们予以尊重。」他说。
他补充,也有一些病人会回到私家医院求诊,征询相熟专科医生的意见。他说:「病人这样做,会对所接受的医护服务更有信心。」
|
|
公私营医疗机构合作,满足市民对医护服务的需求 |
|
|
|
|
以仁安医院为例,该院约一半的专科病人于公私营医护机构之间流动。李医生称:「现在透过医健通,经病人同意后,无论是公立或私家医生,也可以查阅和互通病人的医疗纪录。」
|
|
「这其实已是一种公私营机构之间的合作,因为透过医健通,负责照顾病人的医生已间接做到相互沟通。」
|
|
|
需要专科护理的长期病患者很多时均会同时使用公私营医护服务 |
|
|
私家医院使用医健通
目前全港12家私家医院已参加医健通。李医生表示,病人对医健通的反应普遍正面。
「病人大多对医健通有所了解,亦从宣传单张或电视宣传片中获得相关讯息,明白到参加医健通对自己的好处,而且登记过程亦快捷简单。」他说。
至于作为医护机构的私家医院,李医生观察到医院均愿意透过医健通共享资料,纵使步伐各有不同。
他说:「医院当中,有些已准备好全面采用医健通的适配组件进行资料互通,但对于其他已开发独立临床管理系统的医院,它们或需较多时间来解决技术问题,才能把资料上传。」
|
|
|
「后者可以透过调适它们的临床管理系统,并配以政府开发的适配组件,以符合系统的要求。」
|
|
对于推动私家医院使用医健通,李医生认为专科医生可以起积极作用。
|
|
他说:「香港有很多私家专科医生曾于医院管理局工作,熟悉共享电子病历的概念和操作界面。如他们认为医健通有助其工作,便会形成需求,自然把病人转介到较多使用系统的医院。」
|
|
发展电子健康纪录:仁安医院的历程 |
|
仁安医院在发展电子健康纪录方面有丰富经验,李医生表示,医院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 |
|
他说:「我们的病人管理系统能够撷取的资料范围很广,当中包括护士观察纪录、化验检查结果、图像纪录、处方和诊断资料。」
|
|
「我们还建立了病人的个案摘要,这是相当有用的参考资料,当技术许可时,这些资料便可以上传到医健通。」 |
|
为方便医生输入资料,仁安医院还开发了流动系统。医生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流动工具,登入病人管理系统内,轻易上传或修正病人的医疗资料。
|
|
李医生解释:「举例说,医生可以在巡房时,在替病人检查的同时,利用流动系统输入资料。」此外,仁安医院已计划把旧有的纸张纪录扫描成为数码资料,并附有自动索引功能。
|
|
医院另一项发展是电子处方。李医生说:「门诊服务早已采用电子药物处方,至于住院服务,我们已于本年7月份首先在儿童病房推行。」
|
|
进一步发展和挑战
李医生认同长远而言,医健通有助提高医护服务的质素和标准。至于下一步发展,他认为系统应先做到可上载放射性图像。
他解释:「专科医生具有相关的专业医学知识,故期望可以亲自检阅放射性图像,而非单靠纯文字的放射报告。」
不过李医生承认,私家医生对资料互通或许仍心存顾虑,所以要向他们推广医健通,当中不无挑战。
他强调:「我们需要教育医生,让他们了解到为了病人福祉,资料越是齐备越佳,这有助他们提供更连贯和更全面的医护服务,而最终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更整全的病人纪录系统。」
「在技术方面,如能开发更多通用的适配组件,对鼓励医生使用医健通绝对有帮助。」
|
|
李医生认同长远来说,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可提高医护服务的质素和水平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