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 Title

  back to main page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從規劃到啟用

 
Training on eHR and Onsite Registration Campaign at HA/DH Clinics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的發展歷程跨越二十年,帶領我們進入醫療協作的新領域。」電子健康紀錄專員陳選堯先生細說對政府主導的全港性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互通系統)計劃的感言,及其進一步發展電子健康紀錄的願景。

陳選堯先生
電子健康紀錄專員
 
HA convention 2016
 

陳先生說:「從計劃到正式啟用,本港於年初成功推出全港性的互通系統,是公、私營醫護界多年來的努力、心態上的逐步轉變和緊密協作的成果。」

自互通系統於2016年3月13日正式啟用以來,醫護界及社會的反應令人鼓舞。


香港的電子健康紀錄發展歷程跨越二十年,過程涉及多方的努力和協作
香港的電子健康紀錄發展歷程跨越二十年,過程涉及多方的努力和協作
「截至2016年7月底,已有超過200,000名市民參加了互通系統。醫護機構方面,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衞生署和全港11間私家醫院均已加入互通系統。與此同時,800多間私營醫護機構的登記工作亦告完成,超過34,000位於公、私營醫護機構工作的醫護專業人員現已可在「有需要知道」的原則下使用互通系統及取覽電子健康紀錄。
 
香港的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發展之路
 
較早前,醫管局於2016年5月3日舉行研討大會,會上陳先生分享了本港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的發展路線。
 
他向與會者分享,政府採取分階段及務實的方法發展本港的電子健康紀錄,可追溯至約二十年前。
 
CMS 3.0 醫管局臨床管理系統:自2000年起公營醫院之間互通電子健康紀錄
green line
CMS 3.0 病歷互聯試驗計劃:醫管局向私營醫護機構單向分享電子健康紀錄以測試其概念、運作流程及相關科技
green line
CMS 3.0 政府建議發展一個全港性的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green line
CMS 3.0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公、私營醫護機構之間雙向互通電子健康紀錄
 
被問及由單向的「公私營醫療合作 – 醫療病歷互聯試驗計劃」 (病歷互聯試驗計劃)到雙向互通病歷之間的演變,陳先生指出:「顧名思義,病歷互聯試驗計劃是一個試驗方案。它是一個單向的安排,讓參與的私家醫生可以取覽醫管局的紀錄,但反之卻不能。比較起來,互通系統可以讓公、私營醫護機構雙向互通有助診治的病人醫療紀錄,這些更全面的健康紀錄乃由醫管局及已參與的私營醫護機構一起上載。此雙向互通定能為病人帶來更大的裨益。」
 
雙向互通系統無疑為病人帶來更多好處,包括:
 
  •  

有助加強護理服務的連貫性,為病人建立終生健康紀錄;及

  •  

讓公、私營界別的醫護專業人員取覽病人更全面的醫療紀錄,以能-

 
  •  

減少錯誤用藥的風險;

  •  

提示可能出現的藥物過敏;及

  •  

節省時間和精力,避免進行不必要和重複的測試。

 
發展互通系統的挑戰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計劃的發展工作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已在2016年初完成。回顧過去,陳先生認為第一階段電子健康紀錄的計劃團隊刻服了很多挑戰,他特別提到四個主要挑戰。
 
The Stage One eHR Programme has overcome four major challenges
第一階段電子健康紀錄計劃克服了四個主要挑戰
 
系統的臨床實用性
 
陳先生表示,當時首要面對的挑戰是系統的臨床實用性。他解釋說:「由於互通系統是一個非常專門的電腦系統,其開發和營運所須的臨床專業知識,非本港私營資訊科技界所即時具備的。故此,我們決定以醫管局為技術機構,協助開發和營運互通系統。」
 
系統保安和病人私隱
 
第二個挑戰是對系統保安和病人私隱的關注。陳先生說:「我們要確保系統安全和病人私隱得到保障,以增強公眾信心,這亦是鼓勵病人自願互通其敏感的個人資料的關鍵所在。」
 
陳先生說:「在法律保障方面,我們制訂了《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條例》,規管互通系統各方面的運作。對於取覽資料,我們認為『病人正接受其護理』及『有需要知道』原則尤為重要。而電子健康紀錄統籌處亦制訂有關如何正確使用互通系統的相關實務守則和指引。」
 
「與此同時,互通系統的設計和運作流程亦設有各種保安和保護個人私隱的措施。」陳先生說。
 
他補充說:「我們制定了參與者須知,確保病人是在表明和知情的情況下給予同意。我們還設立備份數據中心、進行網絡安全演習、制定業務連續性計劃,和成立資訊科技安全工作小組,為一旦發生的安全事故作好準備。」
 
私營醫護機構在技術上的配合及數據標準化
 
陳先生指出,第三個挑戰是關乎私營醫護機構在技術上能否配合。他說:「由於病歷是由不同的醫護機構各自以不同的格式儲存,故此大多並未有統一讓同行之間準確闡釋及上載至互通系統內。」
 
「為協助私營醫護機構,政府開發了『臨床醫療管理系統適配組件』供私家醫院靈活地納入其電子病歷系統中,及發展了『臨床醫療管理系統連接部件』供私家診所使用。政府更推出電子健康紀錄服務供應商培訓計劃,協助電腦系統承辦商為採用『臨床醫療管理系統連接部件』的醫護機構提供用戶支援服務。」
 
陳先生續稱:「我們協助市場上的電子病歷系統連接到互通系統,例如提供相關的技術規格。此外我們推行了一些伙伴合作項目,同時在病人給予互通同意所須的硬件和軟件,及用戶支援等範圍內,向私營醫護機構提供協助。」
 
「至於數據標準化,我們制訂了香港臨床醫療術語表,透過特許協議供參加互通系統的醫護機構使用。」陳先生說。
 
推廣及吸引各方參加互通系統
 
最後一個挑戰是如何吸引各方參加互通系統。陳先生說:「畢竟,參加互通系統全屬自願性質。我們需要確保系統能方便用家、為社區所接受,且容易參加。」
 
政府作出特別安排,讓現有病歷互聯試驗計劃的參加者於2015年12月起預先登記,方便他們過渡到互通系統,而全新參加者的公開登記亦於2016年3月展開。
 
「我們推出多項宣傳措施,推廣互通系統及其為社會帶來的益處。公眾可透過多種途徑登記參加互通系統,我們還安排流動登記隊伍,在公立醫院和診所,以及安老院協助病人和市民登記。」陳先生說。
 
「醫護機構方面,我們已檢討並簡化醫護機構的登記程序,方便他們參加互通系統。舉例說,我們已簡化了醫護機構的登記表格,並上載至互通系統網站。當交齊登記所需證明文件後,申請審查一般只需幾個工作天。我們的目標是在兩週內為登記者預約安裝軟件。我們亦增加了人手,處理登記申請及安裝事宜。」陳先生詳加解釋。
 
至於向醫護機構,特別是私家診所提供的培訓和支援,陳先生表示,現已提供有關系統基本功能及操作的教材。這些教材同時以視頻格式上載到網上供參考。如有需要,亦會考慮提供進一步培訓。
 
https://www.youtube.com/user/ehrssgovhk?app=desktop
 
「我經常提醒自己,互通系統是一個全新的系統。病人及醫護專業人員兩者均需要時間了解其概念及好處。」他說。
 
陳先生強調:「總的來說,在各個階段中,我們沒有忽略持分者參與的重要性。」
 
「大眾至今對互通系統的反應較本人預期理想。具體來說,我們或可與互通系統的前身,即病歷互聯試驗計劃作出比較。病歷互聯試驗計劃以超過五年時間方有 200,000 名病人和 2,300 位私營界別的醫護專業人員登記,而互通系統推出才四個月便已達到相同人數。」他說。
 
總結第一階段計劃,陳先生說:「對於參與開發互通系統的同事來說,過去數年的工作既緊湊,要求亦相當高。在公、私營醫護界和病人的支持下,我們很高興互通系統終於成功推出。」
 
第一階段電子健康紀錄計劃
 
  •  

非經常撥款:立法會於2009年通過7.02億元撥款

  •  

目標:

 
  •  

建立一個互通平台,連接所有參與的醫護機構。

  •  

確保市場上有臨床管理系統供私營醫護機構使用,並可連接至該共享平台。

  •  

制訂保護數據私隱和系統安全的專用法例。

  •  

2016年3月13日正式啟用

 
第二階段電子健康紀錄計劃

Stage Two eHR Programme

展望將來,陳先生有信心香港已準備好進一步發展電子健康紀錄互通。

他說:「我們正敲定第二階段互通系統計劃的範圍。第二階段計劃旨在進一步加強系統功能,以為醫護服務提供更佳支援。第二階段計劃初步範圍包括互通放射影像和中醫藥資料、在互通資料方面讓病人有更多選擇、設立病人平台以便病人取覽其健康資料,以及加強系統保安及個人私隱的保障。」

第二階段計劃的非經常撥款為4.22億元,政府計劃於2016/17年度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有關撥款。
 
「我們預期發展第二階段電子健康紀錄計劃絕非易事。儘管如此,憑藉與持份者及專家攜手合作,我們定可邁步向前。」陳先生說。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從規劃到正式啟用
下一篇
登上「電子健康紀錄列車」 向互通資料進發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從規劃到正式啟用
登上「電子健康紀錄列車」 向互通資料進發
汪才生醫生講述牙科醫護界互通電子健康紀錄的情況
何耀強醫生談電子健康紀錄共享和醫護數碼化
實踐電子健康紀錄互通 改善醫療護理及臨床作業方式
何耀強醫生談電子健康紀錄共享和醫護數碼化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與您-加入成為醫護接受者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與您-加入成為醫護接受者
病人參加互通系統的重要性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正式啟用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正式啟用
互通系統的推出和推廣
趣味小測試 — 玩遊戲、贏獎品
subscribe ehealth newsletter
下載昔日醫健通訊

Explanation of WCAG 2.0 Level Double-A Conformance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