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電子化的一步——推出中醫醫療資訊系統連接部件
「中醫醫療資料電子化,讓中醫師不但能隨時在線上看到病人的健康紀錄,還可以更適時及準確地讀取相關的資料,不會與病人因為溝通問題而影響治療。此外,醫健通亦對中醫業界帶來另一好處,就是能夠互通病人的電子健康紀錄供中醫師參考,以至即使病人向不同的中醫師求診,應診的中醫師仍能輕鬆跟進。最重要的是,中醫師能從中參考相關診治方案,有助提升業界的醫術水平。」
在上一期的醫健通訊,我們於「中醫藥資料互通蓄勢待發」一文中,介紹了政府為互通中醫藥資料作好準備,開發了名為「中醫醫療資訊系統連接部件」(CMIS On-ramp)供中醫診所免費使用的一站式臨床管理系統。今期通訊我們訪問了專案小組主席陳紹興醫師,為大家分享中醫藥資料電子化的經驗和體會,並講解CMIS On-ramp如何有助日後醫健通擴展其互通範圍至中醫藥資料,以及對業界帶來的好處、貢獻和願景。
中醫藥資料電子化及互通的好處
陳醫師本身為資深骨傷科中醫師,並擔任香港中醫骨傷學院院長兼副理事長一職,也是行內少數早已使用電腦系統輔助診症的先鋒。他認為中醫業界走向電子化,以加入醫健通為最終目標,對業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
「醫護機構和市民登記加入醫健通及將來中醫藥資料互通之後,最即時可見的好處,是中醫師在獲得病人同意後便能夠取覽病人過往的診症紀錄,十分便利;即使病人有需要另覓一位中醫師跟進診治,也再不會因為忘記了以往曾接受過甚麼性質的治療而影響其他中醫師的判斷,有助減少病人求醫的時間和次數。」他解釋:「病人因此能減少重複檢查,中醫師能騰出時間接收新症,從整體角度出發能達至更理想的資源分配,並能提高整個診症過程的效益。」
提升中醫業界醫術水平
陳醫師提到,已安裝並使用CMIS On-ramp的中醫師,可以藉著日後與電子健康紀錄平台資料互通,匯集了不同中醫師的診治及用藥資料,促進彼此醫術互相進步,針對不同種類的病症發展出更多新療法。
CMIS On-ramp的一大特色,是採用標準化的中醫藥詞彙術語,以配合最終把中醫藥資料互通至醫健通內。他不諱言將詞彙術語標準化的過程艱巨,但十分值得。他表示:「中醫藥的詞彙術語往往因應地域和派別,即使同一種中藥也會有不同稱呼,所以在開發CMIS On-ramp的時候,專案小組請教了不少專家和大學教授,然後整合和訂立出一套全面涵蓋本地常用的中藥及中醫臨床標準術語表,讓使用此系統的中醫師都能理解各種名稱或用語,減少診症或用藥時因溝通問題所造成的誤解,提高醫護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政府投入技術及資金支援
即使CMIS On-ramp擁有眾多優點,陳醫師強調仍有待加強推廣至業界以獲得更多的支持。「以我所屬的組織為例,年輕的中醫師因慣常使用電腦而較為積極參與,中年的也不太抗拒,但較年長的中醫師,因多年來習慣手寫藥方,加上對學習使用電腦也相對較慢,所以他們的參與度會稍遜。」他說:「以我本人為例,現時診所使用的電腦系統是朋友為我專門設計,在CMIS On-ramp將來正式推出後,由於要熟習新系統,我需要新舊系統並用一段時間以作適應,並確保資料妥善地轉移而不會有任何遺漏。」
他補充:「當中醫師在診所安裝CMIS On-ramp後,有關電腦操作技術,例如中文輸入法等或會成為他們的障礙。因此,在2020年下旬CMIS On-ramp先導計劃推出前,我所屬的組織也加強了宣傳和舉辦工作坊,讓會員認識和學習使用CMIS On-ramp協助和支援其中醫診所的日常行政及臨床管理運作,包括求診者登記和預約、診症、處方和配藥等,過程中亦會收集業界和用家的意見,向開發團隊反映可改善的地方。」
購買電腦系統需要成本費用,陳醫師認為,政府成立的中醫藥發展基金優先資助願意安裝CMIS On-ramp的中醫診所,將更有助推動業界電子化,做法積極。
倡議中醫機構集團牽頭參與
儘管如此,陳醫師建議,最理想是有中醫機構集團願意牽頭參與,以帶動更多中醫師跟隨。「大型醫療集團、大學和私家醫院擁有大量病人和資料,它們的積極參與可以令CMIS On-ramp和醫健通發揮最佳功能,甚至促進中西醫學的交流。」以聖德肋撒醫院為例,其中醫保健中心積極參加今次的先導計劃。他稱:「它們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特別是鼓勵中醫師踏出革新的一步,慢慢接受電子化和利用電腦系統及電子健康紀錄輔助診症和處方。」
陳醫師總結,CMIS On-ramp是政府主導研發建立而成,包含中醫診所管理的常規功能,規模、認受性和持續完善程度都得到肯定,加上由政府負責管理及更新,相信能滿足中醫業界的需要。他認為成功關鍵在於技術支援、資金、宣傳和教育工作方面必須多管齊下,才能夠真正使CMIS On-ramp在業界普及使用,順利銜接醫健通在2021年底分階段地互通中醫藥資料的目標。